当前位置: 首页 > 医疗版 > 医学评论 > 信息
编号:12103769
挂号不超10分钟 看上去很美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1年8月8日 《中国医药报》 2011.08.08
挂号不超10分钟 看上去很美

     □ 文/武 洁 图/毕传国

    近日,卫生部要求医院要合理安排门急诊服务、简化门急诊服务流程,其中挂号、划价、收费、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。

    毫无疑问,卫生部此举是一项便民、为民举措。但有道是“理想很丰满,现实很骨感”,以当前的医疗服务现状,要想将排队等待时间限制在10分钟之内,显然不像说句话这么简单。尤其是对于患者集中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来说,每日的就诊量注定了上述窗口的队伍都不会短,假如不能增开更多的服务窗口的话,缩短排队时间就缺乏起码的条件。

    现实中,医院的挂号、取药窗口,不像银行那样有所保留,经常有窗不开。我有一次记忆犹新的医院抓药的经历:4个药剂师动作迅捷,不仅未偷懒,且连中午吃饭时间和午休时间也劳作不止。尽管我很煎熬地等待了近2个小时,但我仍然挺心疼这几个药剂师。不难设想,真要将等待时间缩短到10分钟以内,对于这些大型医院来说,如果不大幅增加人手,最终只能是“不可能完成的任务”。

    不仅如此,即便是辅助环节的排队时间减少了,假如关键的诊疗环节依旧,坐诊医生的数量也还是老样子,实际上不过是把挂号的长队转移到诊室门口罢了,辅助环节的改善仍然会被关键环节的卡壳所消弭。而为了从形式上实现指标,医疗机构完全有可能将挂号等工作更多地转移到网络上,从而规避现实中的排队。可见,这样只是从表面上规避了问题。

    一言以蔽之,医疗服务固然需要关注于细节,但作为一个整体,医疗服务的改善其实很难切分并分而治之。假如缺失了对于医疗服务总体现状的认知和把握,那些修修补补的改善只是“看上去很美”,整体医疗服务水平却难以得到质的提升和改善。, 百拇医药